鬼才导演陆川首部跨界舞剧
极制明制美学
全员会“飞” 神仙打架
连演20城,场场爆满
全网曝光量突破7亿
“舞剧界的大片”
口碑飓风席卷全国
从一页纸,到一行字,再到10万字、123副插画、130+项生产技术和工具、30+行业科学数据,被欧洲学者称为“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“,而其作者宋应星,则被称为“中国的狄德罗”。
陆川首部跨界融合舞剧《天工开物》,以舞绘史。除了“会飞”的天工“男团”外,宋应星以其六考六败、不囿世俗、用一己之力为中国科技“继绝学”,将一个时代的文明科技集中在巨著《天工开物》中,展现了大明理工男的“硬核帅”——舞剧《天工开物》注定是一场视听盛宴。
陆川在采访中提及,当轻轻翻开那书籍的扉页时,“此书与功名进取无关”这一行字瞬间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,从中透露出一种属于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傲骨与情怀。长久以来,我内心一直怀揣着渴望,期望能够借助一部作品来唤起这种精神。
陆川用舞剧《天工开物》传达了这般“生而不同,敢为不同”的精神和意境
陆川导演通过舞台之美、服章之美、音乐之美、影像之美、装置之美、工匠之美、科技之美、大地之美,定义“明制美学”的舞台呈现。
舞剧《天工开物》被誉为“文艺界的大作,舞剧界的大片”。舞美设计方案参考大量史料,通过对明代画卷、建筑、器物、服饰、家具等资料的研究,总结出“大、巧、简”的美学特征。
剧中舞美设计中“巨物”的应用、舞美装置、视觉呈现都运用了这个概念,特别是原书中123幅白描绣像的插图,是典型的明代版画特点,成为了贯穿全局的美学元素,呈现出震撼的舞台效果,整体风格兼具内敛和巧妙。
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,精巧的是,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“中国第一陶”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,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。
音乐创作上,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,比如:打铁、抽拉风箱、稻浪、浇筑、耕作、劳动号子、织丝的声音素材,简朴又传神。
舞剧《天工开物》不仅是一部艺术精品,更是一项文化传承的伟大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