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篇扬州曲艺《永远的长征——梨花又开放》系江苏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。故事讲述了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,“扩红模范”、女红军梨花怀孕足月,生产在即,由女红军秀英、小莲陪护转移到她的丈夫、川南纵队政委余洪泽的家乡竹乡隐蔽待产。白军一路围追堵截,老乡黄二嫂、红军战士长福、小莲为救梨花和诞下的宝宝思红相继牺牲。最终,梨花一行被围困翡翠渡,千钧一发之际,余洪泽意外出现,和秀英掩护梨花、思红上了渡船,继续长征,自己转身迎上了敌人的包围圈……
该作品以扬州清曲、扬州弹词、扬州评话三种表演形式交替呈现,以“梨花”串联女红军们在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。通过大历史中的小人物、大时代中的小情感展现长征的艰苦历程和重大意义。该作品获第九届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奖·节目奖。
扬州市曲艺研究所,原名扬州市曲艺团,在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大师王少堂倡议下,1960年经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。于2011年4月更名为扬州市曲艺研究所,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。
扬州曲艺曲种主要有评话、弹词和清曲等。至2008年,扬州曲艺三朵奇葩扬州清曲、扬州评话、扬州弹词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为扬州评话、扬州弹词项目保护单位,201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。
自成立以来,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先后涌现出李信堂、李仁珍、惠兆龙、杨明坤、沈志凤、徐桂清、沈荫彭、任德坤、包伟、姜庆玲等一批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扬州评话、弹词、清曲表演艺术家。